•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缝纫机乐队

    缝纫机乐队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17

    主演:大鹏,乔杉,古力娜扎,李鸿其,韩童生,曲隽希,于谦,岳云鹏,王劲松,于洋,代乐乐,赵英俊,马大明,张一鸣,衣云鹤,曹然然,曹桐睿,宋小宝,刘小光,文松,宋晓峰,周冬雨,袁姗姗,宋茜,林志玲,赵露思 

    导演:大鹏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粤语

      还是觉得你最好2

    • 正片

      脱单舞会

    • 更新HD

      重塑人生

    • 更新HD

      恋之涡

    • 更新HD

      长翅膀的猪

    • HD

      12金鸭

    • HD

      小行星城

    • 正片

      还是觉得你最好2 普通话版

     剧照

    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2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3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4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5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6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6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7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8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9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坐落于东北的集安市曾因破吉他乐队成为全国著名的摇滚都市,也激发无数年轻人和儿童们的音乐热情。只是二十年过去,摇滚逐渐没落,连集安著名的标志大吉他都面临拆除的命运。为了守护这里的摇滚灵魂,修车行小老板胡亮(乔杉 饰)从北京请来前破吉他乐队的经纪人程宫(董成鹏 饰),希望对方帮他组建乐队,策划一场守卫大吉他的演出。在胡亮的软磨硬泡下,程宫他们东拼西凑找来了美丽的女贝斯手丁建国(古力娜扎 饰)、背对观众的鼓手炸药(李鸿其 饰)、年事已高的医生吉他手老杨(韩童生 饰)和未成年的小学生键盘手希希(曲隽希 饰)。  他们克服各自的困难,携手朝着音乐梦想前进,心中永远保持着最初的激情……

     长篇影评

     1 ) City of Rock不是“石家庄”,是纯真的理想

    观众对于喜剧的要求往往高于其他类型片,《缝纫机乐队》是我今年喜欢的国产喜剧。国内现在的喜剧电影总是偏浮夸,而大鹏的喜剧始终都在关注平凡的小人物,落脚于现实,总能透出几分可爱与不易。

    网络剧《屌丝男士》是大鹏喜剧的雏形,段子加明星,最后沿用到银幕处女作《煎饼侠》上。还是用客串明星串成段子集,将演员的个人形象与银幕身份重叠,就像现在的“真人秀节目”,凸显真实又不断自黑,令观众有代入感,优缺点都很明显。

    《煎饼侠》讲的是拍电影,《缝纫机乐队》说的是组乐队,都是一撮人干一件事,实现自己的价值,无不透着创作者现在和过去的自传色彩(大鹏上大学时曾组过乐队),这次还回到了家乡集安。构建了以集安为意象的乌托邦世界——“摇滚之城”,这里成为他青葱岁月的缩影。

    影片不再依靠大鹏个人,他以经纪人程宫的角色身份,与主唱胡亮、贝斯手丁建国、鼓手炸药、吉他手杨双树、键盘手希希组成一个整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遭遇也如出一辙。不再让个人成为观众投射的对象,而是让集体焦虑由集体呈现。当摇滚公园的大吉他被拆时,观众感受到的也不止是“中国摇滚”的屈辱与没落,还有梦想的忿忿不平。

    组乐队开演唱会,和组剧组拍电影一样,是能够产生戏剧冲突的动因。乐队中的成员由男女老少构成,是千千万万乐迷的代表。他们有各自的现实问题——精神的瓦解(胡亮)、母权的压制(希希),孩子的操控(双树)、失恋的打击(建国)、爱情的盲目(炸药),不过他们的共同驱动力是这场演出。加上乐队自带的属性,可以用音乐串联全片,架构起的草根梦引发共鸣。

    胡亮代表的是一种纯真的理想。剧情先以童年胡亮开场,引入在那个即将迎来风暴的贫瘠年代,以孩童视角见证能真正表达人类情感的音乐——摇滚。用矗立在家乡的摇滚公园的大吉他作为“摇滚不死”的精神图腾。斗转星移,大吉他因为新城改造面临拆除,创作者藉此传达出人们对于摇滚的衰落及摇滚精神的遗忘。胡亮作为生活在其中的人,心有不甘,独自上路寻找机会。组乐队开演唱会的目的是为维系住他的精神图腾,也是一种现代化之下个体的卑微存在。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随着图腾成了历史废墟,胡亮的梦想幻灭,那块搬回家的碎石开始代表“摇滚已死”。破吉他乐队的老宋留给童年胡亮的那枚拨片,曾被程宫当作“人质”,在关键时刻起到了转嫁作用,唤醒了胡亮已死的精神寄托,成为新的“摇滚不死”的图腾。拨片这个功能性用的好,多次出现且一直具有升华的力量,也经由三个人的手达到传承的目的。

    程宫代表一种外来者视角(建国父亲也称他“大城市来的孩子”),审视着“摇滚之城”的没落和一群人的浮沉。他为“摇滚之城”带来满是金钱与欲望的交锋,同大吉他雕塑一样,被现代城市的铜臭腐蚀着。这个角色是有成长属性的,在被建国的父亲收买后,他刚建立起的爱情苗头被浇灭,乐队瓦解,更从理想幻灭的胡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初心,愧疚通过一场雨来洗涤。直到在摩托老两口那里看到了纯真(一度误认为他们骗了胡亮的钱),此时,金钱被理想彻底打败。

    大鹏和乔杉的cp已经相当默契,从《父子雄兵》起,开始强化乔杉的喜剧功能,自己仅作为平衡搞笑(乔杉)与温情(范伟)的桥梁。此次依然由乔杉担当搞笑,大鹏作为煽情与燃情的推动力,在影片的后半段持续发力,着重表现现实与梦想的落差。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星爷在电影《少林足球》里说出了这句经典台词。“梦想”是大鹏从星爷喜剧中继承过来的,在片中贯穿始终。电影的主题十分清晰,就是鼓励观众勇于追寻梦想,勿忘初心。程宫有句对白:“我以前盼望的是演出快点开始,现在想的是快点结束。”点出梦想在金钱面前的不堪一击,梦想时常被挂在嘴边,但一会儿就被抛在脑后,一时贪念毁一生。梦想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实现它的过程,以及坚持的恒心。大鹏用他的家乡来代表这份“初心”,他的角色程宫“成功”最后勿忘初心,就是作为演员的大鹏回馈家乡的诚挚表达。

    不过程宫和建国的那点爱情戏是软肋,还好只是点到即止。不过这场戏是为接下来“银行卡”的转折戏做伏笔的,由此,影片的基调也从喜剧转为悲情路线。

    说完感情,再说笑点。片中安排了许多前后呼应或具备反差笑果的段落,包括胡亮现实与想象中两次骑车上台的对比,希希母亲对女儿走音乐路的改观。不过我觉得最好笑的还是胡亮和建国偷看“吉他界中的柳岩”所引发的窃听误会。听觉判断出错是喜剧片里常见的做法,许氏三兄弟的经典喜剧《半斤八两》,许冠文看电视里的烹饪节目学做鸡,孰不知电视已经被许冠英换成了健身频道,他依旧拿着鸡来做运动;周星驰在《国产凌凌漆》中扮演的凌凌漆到赖有为的别墅参加派对,寻找恐龙化石,窃听时被排骨汤食谱和足球赛转播串台,也引发了误会。

    周星驰对大鹏的喜剧影响是很大的,《少林足球》对本片尤甚。组乐队唤醒摇滚梦与组球队振兴少林功夫是多么相似。“黄金右脚”曾是叱咤风云的球星,因为一时的贪婪成为球坛的笑柄,从此一蹶不振。《缝纫机乐队》将“黄金右脚”拆分成了破吉他乐队和经纪人程宫,破吉他乐队走向衰落,程宫也被金钱迷了眼。吉他手变成剪刀手,也是对“黄金右脚”被打断腿的借用。《少林足球》中的主角是阿星,配角是黄金右脚。在《缝纫机乐队》里则把这种主配关系——经纪人程宫(教练)和主唱胡亮(前锋)对调了过来。还有似《长江七号》、《食神》的发型,《功夫》中的棒棒糖都有所致敬。

    除此之外,片中还有很多乐迷才懂的笑点,比如《都选C》的前奏是涅槃的《Comes As You Are》前奏的变形,歌词里还藏了很多歌名梗和乐队梗。正片里还唱过麦田守望者的《顶嘴》、新裤子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等歌。如果你们留意街上的风景,也不难发现一些和音乐有关的店名。

    大鹏喜剧的一大特色是情怀,《父子雄兵》里就有很浓厚的港片情结,本片的情怀则是怀旧的摇滚梦。黑豹、超载、二手玫瑰、麦田守望者、新裤子、痛仰、唐朝等各时期的摇滚老炮纷纷客串路人甲乙丙丁,特别是近期因为“保温杯”而被乐迷感叹已是中年大叔的黑豹鼓手赵明义。《煎饼侠》片尾用古惑仔引发港片情结的共鸣,这次则请来Beyond的黄贯中和叶世荣参与结尾的大合唱《不再犹豫》,更将气氛推向高潮,这歌本身就是一首能够引发共鸣的热血金曲,符合众人摇滚的精神。当然,群歌群舞也是星爷喜剧的一贯特色。

    摇滚对于“摇滚之城”的影响,不止是音乐本身,也是对于人的本质的追寻和坚持,是老一辈摇滚人最值得珍惜的地方。

     2 ) 梦想不死 她只是渐渐凋零

    我更喜欢称《缝纫机乐队》为励志电影,而不仅是喜剧片。励志电影分两种:一种叫咚咚锵,它擅长营造梦境,职能是为你打鸡血;另一种叫锵咚咚,擅长粉碎梦境,职能是让你认清生活的真相,却依旧热爱生活。而《缝纫机乐队》属于后者。

    当大家愤懑地谈论阶层固化、年轻人的上升通道被堵死,却从来没有正视过困扰人类几千年的一个悖论:资源总量永远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成功者,总有大多数人是失败者,处于资源分配的中下层。如果仅拿实现物质欲望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毫无疑问,那我们绝大多人都会活得很痛苦。更令人费解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却在催促人们“奋斗”“竞争”“力争上游”而这些行为直接指向的目标往往是“利润”,是金钱是权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人同时也会很容易失去尊严,在婚恋市场上也成为被抛弃的人群,最后,他们甚至连自己都抛弃了自己。在这种残酷的社会状况下,咚咚锵仿佛变成了一种精神鸦片,它的毒性虽然没有成功学那么强,但也堪比毒鸡汤。它往往使人们短暂地亢奋过后便难以为继,而一片狼藉过后,空留下卑微生活的疲惫。

    《缝纫机乐队》谈论的不是成功,是梦想,她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梦想从来不基于世俗上的成功而产生意义,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就像大鹏饰演的音乐经纪人程宫含泪所说的:“唱!如果不唱身上那股气就泄了!”这句话可以触动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曾有过或正在追逐梦想的人。很多时候,那些人真的靠那一股气而活,是那股气支撑他们不彻底滑向平庸,是那股气让他们坚决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缴械投降。

    而摇滚,在这部片中是梦想的载体。在张婉婷导演的那部《北京乐与路》中,我们能看到关于摇滚更加残酷的阐释。耿乐饰演的歌手在大唱片公司的面试败下阵下,他委屈地反问这些蔑视他的人:“你们懂摇滚吗?摇滚的精神难道不是反叛吗?”一位“金牌制作人”教训他说:“小子,我今天心情好,给你上一课。你知道你为什么出不来吗?真正能出来的人都是外表反叛而里面顺从的人!”

    歌手平路最后倒毙在血泊中,他的摇滚精神被时代嘲弄羞辱,他的灵魂在这片土地上注定,无法安息。

    摇滚是咆哮是叛逆是抗争,但社会却鼓吹人们顺从、整齐划一,这个时代恰恰是最需要摇滚精神的,但它的秉性注定了它无法成为主流。就像锵咚咚注定无法成为励志电影的主流。大多数人更不愿意看清生活的真相,或者已经看清了却依然选择麻痹自己,所以《缝纫机乐队》票房了了,远远比不上无厘头闹剧《羞羞的铁拳》。就像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会对他人的梦想嗤之以鼻:傻X,你想当篮球运动员?这么矮的个子,你根本不行!你想当演员?就你那副长相,当个群众演员还差不多!你想当歌手?五音不全你算了吧!只有普通的职业才适合你,只有赚钱才是成年人最正确的事儿!这些声音总是充斥着我们的耳畔,让我们追求梦想的脚步停留下来。

    曾几何时,我也被这样的声音羁绊,直到父母相继过世,我才重新拾起梦想。如今我已在追梦的道路上跋涉了六年,过程中有过痛有过退缩和迟疑,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我不知道未来是否能达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这已不再重要。我看清我身处这个圈的本质,也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但我依然热爱于它!

    我是智商只有76分的蹩脚演员知尘,感谢阅读评论。

     3 ) 对大鹏不抱希望了

    哎,我觉得大鹏都胖成这样了就别给自己加感情戏了。又不是实力派多别扭。我特别支持把喜剧拍的有笑有泪,但这对电影的故事和演员演技是有要求的。不是强行加点情怀进去就变得有内涵了。还是煎饼侠的套路,笑点还没煎饼侠密集。说实在的同样是关于音乐关于乐队关于情怀,还没有我昨天推荐的中二病《闪光少女》燃。至少都是少男少女,比看大鹏呲牙咧嘴舒适多了。

    2017.9.29

    ———————————————————————————分割线————————————

    说实在的,我只是偶尔在豆瓣上写个影评自娱自乐,没想过有人看,虽然随意,但句句是我的真实想法,这部电影已经热到在豆瓣上写个短评都有人来攻击了?让我想起了以前因为在微博上踩了一下恶棍天使就被脑残粉谩骂的经历。

    感谢一楼那位叫我保重的大兄弟。

    既然被发现了我就顺道补充一下,我向来对国产电影都抱很大希望,特别是喜剧,当初煎饼侠虽然被很多人批,但我还是义无反顾的支持,我当时的评价是“没有理由不支持正在努力的人”。我认为给年轻导演多一些时间和鼓励,也许我们才能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比如叫兽,大鹏等等,都制作过我之前非常喜欢的网络节目。我认为他们是有才华的,努力又谦虚的草根明星。

    你们说的韩国欧巴我也看,但这也并不能证明我就是无脑黑。这是大鹏指导的第二部电影,但我并没有看到我所期待的喜剧效果,我不玩摇滚,也不懂摇滚,我对摇滚的理解无非就是偶尔听听玩摇滚的朋友推荐的摇滚音乐。喜欢的就听,不喜欢的就不听。缝纫机里面的各种摇滚元素,各种音乐节经常出现的摇滚歌手的客串,被渲染过头的摇滚情怀,让一部分人看了倍感欣慰。

    那我们这些对摇滚不了解的人呢,我们拿什么觉得欣慰?这和当初煎饼侠请各路喜剧明星客串撩起大家念旧的喜剧情怀有什么区别,而对那些喜剧明星无感的自然就会把重点放到电影的其他方面。其他方面很弱自然就会被批评。缝纫机也是一样。

    是的,拍摄手法,道具,都有进步,但也掩盖不了在叙事,人物塑造,故事情节,演员演技,喜剧效果这些方面的缺陷。很多人拿“你所不知道的28件事”引以为豪,我看了,但还是没有改变我的想法,我不认为有了这28件事就能让故事变得丰满,让电影变得好笑,让人物变得立体,也没让我这个摇滚的门外汉感受到摇滚的热情和看到其中的文化,还不如我听一首优秀的摇滚音乐来得直接。

    大鹏曾网上喊话,说觉得电影不好看的人可以去找他退票。自信还是自大?电影可以不好看,但要是觉得自己付出了就应该得到所有人的承认,那就很膨胀了。不仅如此,还在高调的卖情怀拉票房,发朋友圈各种卖可怜求拍片,我确实是挺失望的。

    电影本身有好有坏,有优缺点,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2017.10.4

     4 ) 《缝纫机乐队》中客串出场的中国摇滚圈名人都是什么来头?

    我觉得这个电影挺好的,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希望大家都没有成见地去看电影。这个电影有内容有信念给大家带来笑点和泪点,从它能感动人开始它已经算是成功了,毕竟在这个大时代面前心中怀有理想和信念并一腔热血向前的人不多了最起码在一味批评谩骂之时要问问自己凭什么如此辱骂希望大家依然善良并且依然热爱生活心中怀有梦想

     5 ) 摇滚在中国只有被电影轮流强暴的苦逼命

    从七七八八听说这个电影,到前几天和参演的几位老炮儿聊起,心中隐隐的担忧逐渐放大。

    我倒不是怕电影差,而是可惜了(liao)的,怕是本来就被妖魔化的摇滚乐,在不明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前面,又会再一次没能逃脱继续被妖魔化、被傻逼化的命运。

    看完,果然不幸又成了真。

    且不说故事的不合理不现实,也不说角色的干瘪和荒谬,更不用提根本不存在的人物成长弧光什么的。低俗咯吱人的梗,浮夸的表演,断裂的杂乱的情节,这些也都暂且忍,但把大铁链子(金链子永恒属于hip-hop土豪)加皮衣加哥特烟熏妆再加点儿吉他失真和貌似重一点儿的鼓点就等同于摇滚?真的是够了。

    从《北京杂种》到《北京乐与怒》再到《缝纫机乐队》,中国电影真是毁摇滚不倦。几乎都是批一张喧嚣热闹叛逆不羁或人渣或理想的摇滚大皮,内里则是摇滚的内核沾不上一点儿边儿的垃圾。摇滚,就像个原本漂漂亮亮的姑娘,在中国,只剩下被各色编剧们导演们轮流强暴的命,搞得面目全非,声名尽毁。

    大概个人觉得能看的,只剩管虎当年的《头发乱了》,虽然也浮夸,但好在能落(lao)在地上,看到挣扎看到反抗看到现实社会的小角儿。

    每每被人问,你说五月天不是摇滚你说汪峰不是摇滚你说赵磊不是摇滚你说我们说的这些个都不是摇滚,那你特么说什么是摇滚?

    我也说不上来。要是能一言以蔽之,那肯定不是摇滚。

    我只知道,大音量不是摇滚,叛逆不是摇滚,犯横耍流氓不是摇滚,四处睡姑娘不是摇滚。虽然它们很多时候的确是摇滚所呈现的面目。

    高大上的话大家都会说,比如摇滚是态度,是精神,是理想。都没错儿。

    于我而言,摇滚可能是勇气,独立思考的勇气,不随波逐流的勇气,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对这个社会和世界负起责任的勇气,能在贫穷、逆境之中依然死磕的勇气,同样能在富有、顺境中依然清醒的勇气,投入红尘却与这个花花世界永远保持着距离的勇气。

    为什么刚才看电影时,我旁边有人看哭了一直在擦鼻涕,我猜是他或许是想起了他曾经拥有却被自己丢掉的那份勇气吧。

    再怎么说,摇滚不是巨大的吉他,竖着的和躺倒的,都不是。

    摇滚也不是竖起的食指和小指所组成的手势。估计电影上完,今后的好歌手啦嘻哈啦民谣啦韩星啦迪厅啦春晚啦的演出舞台下,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这个手势吧。只是,这些激动的举着手喊着我爱你的人,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个名叫sign of the horns的手势,自1960年代在摇滚乐圈被广泛使用以来,它的最初最本真的含义是撒旦和魔鬼,是和上帝的对决。

     6 ) 摇啊摇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很难把一部音乐片拍到很差。

    前提是创作者对音乐有个大致了解,还要有不俗的品鉴能力。

    不过这么一来,很多人可能也发现,要做好后者,其实比做好前者难得多。

    大阵仗制作的《华丽上班族》,却让人记不住任何一首歌。

    努力夯实通俗姿势的《闪光少女》,投在中国市场却曲高和寡。

    人们围观真人秀的《中国有嘻哈》,现实中每年却只靠几支电影主题曲的口水歌度日。

    再不然,你认真看下中国电影的配乐和原声带,其偷工减料瞒天过海,已经到了音乐荡然无存的境地。

    所以,大鹏拍《缝纫机乐队》并不是偷懒,而是一次挑战。

    唱歌、跳舞,是人类自古以来,自然流露的情绪表达,本不存在高低,只有差异。

    正如大鹏拍完了网剧想拍电影了,没有人拦他。他想在电影里组建一个摇滚乐队,同样不妨碍有人落泪,感动。

    可是,《缝纫机乐队》拍得并不好。

    我看很多人起了争执,《缝纫机乐队》和《煎饼侠》之间,大鹏到底进步了没有。包括之前的大小鹏打人事件,差评上来就是当头一棒,“还不如《煎饼侠》!”

    在我看来,真没有什么好争的啊。两部电影都拍得不好,大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如果这两部挂点梦想,唱点理想的喜剧片就能叫好,那中国电影确实也太纯洁了。

    《缝纫机乐队》的最大问题,就出在了这支乐队的筹备,组建,演出甚至命名本身,该有的音乐,比重不够

    剧作在中段开始,也就是被命名为“缝纫机”以后,完全不可思议地倒向了大鹏扮演的北京来的经纪人身上。他的爱情,他的人生,他的理想,缝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这个视点的转移,导致大鹏与乔杉间的插科打诨,变得无足轻重。

    看起来,他们并不像是热爱音乐,追求摇滚,却一直在喊Let‘s ROCK。

    乔杉更像是个死缠烂打的狂热变态粉丝,莫名其妙把大鹏当做了偶像,给钱给女人给配置,去帮助大鹏实现梦想。

    这样的做法,可能也没有错。

    不过,它们跟摇滚或乐队本身,关系就不大了。

    就连缝纫机乐队的命名方式,也是我有故事你有酒嘛,显得过于鸡汤轻浮,放在整部电影里分量全无——真还不如大吉他。

    只谈钱的大鹏,剧作套路上更接近那种心灰意冷、绝技傍身的老艺人老师傅角色。可电影给他安排的,是个罔顾现实逻辑的失败经纪人角色。

    一心想搞乐队的乔杉,他也没有困难到拉拢不起人马(撒了把传单就把人凑齐了)。

    乐队成员在随后的排练过程中,完全没有遇到磨合凶险,而是立马进入到欢天喜地与民同乐(那一段很碎的镜头)。

    在前半部分电影里,《缝纫机乐队》的电影感还是足够的。

    几次无缝不切换的转场,可见整体制作的进步。尤其是拉拢吉他手和键盘手的过程,很符合破铜烂铁组乐队的套路,一老一少一男一女还有一胖子

    可是,随着乐队的演练,电影的节奏突然垮了。

    大鹏再次暴露了他讲段子的三俗本性,尤其是张发财为首的车内叽歪三人组,抢戏不说,关键也不好笑。

    观众想听缝纫机乐队唱歌,他们几个就躲在暗处唠嗑。后来为了给乐队制造麻烦,又让张发财带人去阻拦乐队,强行加戏也就罢了,结尾还要加一个他在观众席落泪感动的特写。

    这到底是为什么?把他加入粉丝团队,也比这样强行充当孱弱反派强。

    三个人再加上叨逼叨的乔杉,电影就完全是不让听音乐,更像在比拼嘴炮。好好个摇滚,看得人想打滚。就连那场演唱会,它举办与否,跟强拆队的进度,本来就没有关系。

    莫非,还真想聚众闹事不成了。

    可能也有人喜欢段子,但段子的出现,意味着对电影单位时间的切割捣碎。比如美少女战士和马男的面具,它们在电影里并不具备好笑的元素,而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应该会很好笑”。

    有种常见的故事编排,是应该有另外一个乐队,一组人马,去充当缝纫机乐队在音乐演出道路上的阻碍。无论是误会罅隙还是竞争比拼,他们嚣张跋扈吊炸天,然后大鹏展翅带你飞。

    这样俗套却可靠的操作,故事才会围绕音乐、乐队和摇滚的一路前进,盘旋上升,而不是沦为通过搞音乐来讲段子,屌丝翻身满载而归。

    《缝纫机乐队》对摇滚的解释,先是来自红领巾乔杉的演讲朗诵,还有儿时见闻。

    最后你发现,高潮故事都是来自大鹏的眼睛。表现摇滚的画面,全部来自加工过的记忆画面。

    比🤘,摇大旗,人山人海呐喊,疯狂涌入刨出了大坑的工地现场,还有驾老炮,刷老脸,吼老歌。我真吃不消这套。

    这样的结尾,以音乐收场,也有人喜欢。正如Beyond是很多人的入门,至今都是KTV必备。

    可是,整部电影偏离音乐与摇滚,大肆把玩嘴炮的做法,令我后半场一直尴尬,既不好听,更不好笑。

    回想了下,我有两处地方笑了:一是黑带恶妻的现身正家法,然后是电台主持读毕赣的诗。

    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

    或许呢,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保留,它就是大鹏眼中的摇滚。

     短评

    大鹏先给《欢乐好声音》配音,又搬人家的剧情,有点不地道

    7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老的少的美的帅的搞笑的都有了。大鹏这艳福比《煎饼侠》更上一层楼,片子里就他把乐队里俩女的手都牵了,嘴也亲了,连乔杉都亲了。人家从不避讳自己小镇青年的出身,起码这故事没尿点从头笑到尾,情节创作很照顾玩快手的小镇青年。音乐很能提气氛。乔杉拼了。

    8分钟前
    • 小A
    • 推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芳华》分别属于一张磁带的AB两面,都讲述了时代洪流中的普通人在信念和理想崩塌后如何选择的故事,大鹏的处理方式更加积极乐观,“机灵”地用一场全民大摇滚规避了这个问题。新裤子《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选得真是太到位了,歌词和影像高度贴合,让人几欲落泪。

    13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上次拍电影,这回组乐队,都带有大鹏一后一前的半自传色彩,这次还回到了大鹏的家乡集安。虽说创作模式是《煎饼侠》的延伸(一帮人一起干成一件事),但有显著进步。保留了明星客串与港片情怀的喜好,做到了去段子化,笑点自然,注重前后反差,用音乐理想拔高,燃!还有歌迷的传承。每首歌的节奏配合情节发展,自然流畅。

    1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C+】①比想象好看,整体各方面都比煎饼侠进步了。②包袱不新鲜,但甩的很有效果③大吉他公园依旧免不了被拆,怀有音乐梦想的男主最终也还是回了北京,虽然是屌丝喜剧的包装,内核却不是打鸡血的屌丝梦,而是丧失生活热情的人,对曾经理想的缅怀。“不去做,有些东西在你心里就真的死了”

    1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要在一部青春片里看见李鸿其应该都不会多看两眼,在这片里一衬托,妈呀看完火速下载他之前演的同志电影了!

    2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如果胡亮自己就可以发传单找乐手,自己又认识那么多深藏不露的高手,为什么还要花重金找一个过气经纪人帮自己攒乐队?这故事根基不成立啊。再有,哪个地方政府会因为看到人们喜欢摇滚乐就放弃开发房地产??这还是不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搞笑部分也很尴尬,只能依靠东北腔残存一点点喜感。

    23分钟前
    • frozenmoon
    • 较差

    很不争气的竟然被感动了,但是,还是得承认这部影片的问题很多,尤其是剧作部分,反面角色以及矛盾设置得都很奇怪,缺乏必要性,也使得本片在剧情上有点缺少张力。前面的表演也不够顺,后面更好。不过煽情的部分还不错,搞笑的地方也有。大鹏又一次重复了一遍屌丝也有梦的设定。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鼓励加一星。比(我觉得比较一言难尽的……)煎饼侠进步太多,我相信他是少年时真爱过摇滚。大鹏当然不是天才,可他做到了一个努力的人能做到的极限——这对电影市场来讲就足够了,以后要尊称他一声东北周星驰了。

    29分钟前
    • 火山上的一坨石
    • 力荐

    不仅尴尬,还土到数次引起生理不适...

    31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较差

    继“尬聊”,“尬舞”之后,又诞生了一个新词“尬摇”。把摇滚与“梦想”划等号是得有多中二啊,为啥修车和妇产科大夫就不能是一份有梦想的职业呢?千万群众举着大旗冲入工地让我穿越到了“大干快上”的集体化时代,上百位乐手同唱一首歌让我想起了新东方。大叔玩农金为的是自由还是投机,这是个问题。

    33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大鹏就是为了最后上去唱那一首黄家驹才攒的这部戏吧?整体意思是合格的,但是选的双男主乔彬太不讨喜了,搞笑得很做作,娜扎演太妹也演得有气无力,扣分

    38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涅磐come as u r的梗,看片时先是一愣,然后是笑,再就是回忆杀引发的飙泪。片子里的老炮情结梗,邦乔维梗太硬,结尾“乐兵式”太煽,这个最妙。再就是引出第三幕的哈雷梗,就像你在地铁里,突然闻到熟悉的香水味,特别想不顾一切去找前女友一样。最后,娜扎终结了为什么男人都有摇滚梦这个话题。

    41分钟前
    • K
    • 还行

    第一次几个人亮本事,贝斯一响我眼泪就下来了。不用为了什么而唱,不为什么,音乐本身就是全部的理由啊。它就是值得不惜一切代价去爱,值得为它扛过暴雨与棍棒,值得为它孤独和贫穷,值得为它脑血栓死在台上。艺术水平分高下,但坚持的心都一样烫啊,谁看到片尾能不燥!(大鹏乔杉无感,娜扎小岳岳赞)

    42分钟前
    • 隔壁家的桃太太
    • 推荐

    看得想打……滚。制作上比《煎饼侠》有进步,尤其几次无缝转场,可以说非常电影了。但乐队搭成后,讲段子的本性又暴露了。叽歪三人组加乔杉,完全不让听音乐,更像拼嘴炮。对摇滚的解释,依然停留在比🤘,摇大旗,人山人海呐喊,还有驾老炮刷老脸。有两处地方笑了,一是黑带,然后是读毕赣的诗

    45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直到今年夏天才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是男人还是电影,俗到极致也算大魅力。

    4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大鹏能不能去学习乡村爱情自然真切的感情、立体鲜明的人物等优点?本片浮夸不扎实,不诚恳不落地,带着浓浓的春晚小品味道,日常生活、日常对话都不讲人话,不过普通的人生活,好像是在对着镜子挥斥方遒自我欣赏,对着空气练台词觉得掌握了整个世界,基本就是在虚拟的晚会上跑来跑去表演搞笑和煽情。

    5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邦佳维真是笑死了啊哈哈哈哈,有给版权费吗?作为一个曾经的音乐节咖,新裤子出来的时候还是很感动的,整体流畅完成度不错,值得鼓励,大鹏上一部电影这一部摇滚,下一部会是话剧?绘画?看展?养花?读书?黑文艺青年

    58分钟前
    • 闵思嘉
    • 推荐

    相比《羞羞的铁拳》滥俗狗血肉麻尴尬无聊,《缝纫机乐队》反而明显要好看许多。尽管剧情也不免滥俗,特别是还用摇滚来言说梦想和热血更显得又土又LOW。但好在细节制作比较用心,笑点设置自然巧妙,乔杉的表演喜感十足,笑果颇佳,至少能让人全程看的开心,笑的不那么尴尬。

    1小时前
    • 易老邪
    • 还行

    错怪大鹏了,片子挺好看啊!后悔没去电影院,比《煎饼侠》强太多,唯一输给开心麻花的地方就是过往作品在观众心中积淀的口碑。

    1小时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