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十诫

    十诫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2006

    主演:多格雷·斯科特,汉娜·泰勒-高登,莱纳斯·罗彻,纳威恩·安德利维斯,米娅·麦斯特罗,保罗·瑞斯,理查德·奥布里恩,西拉斯·卡森,帕德玛·拉克施密,苏珊·林奇,克莱尔·布鲁姆,奥马尔·沙里夫 

    导演:罗伯特·多恩海姆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阿姆斯特丹的水鬼

    • 更新HD

      阿姆斯特丹恶棍

    • 更新HD

      愤怒的警官

    • 更新HD

      墨卡托线索

    • HD中字

      飞鹰计划

    • HD

      仿生超极限

    • HD

      追龙

    • HD中字

      极速舰艇

     剧照

    十诫 剧照 NO.1十诫 剧照 NO.2十诫 剧照 NO.3十诫 剧照 NO.4十诫 剧照 NO.5十诫 剧照 NO.6十诫 剧照 NO.16十诫 剧照 NO.17十诫 剧照 NO.18十诫 剧照 NO.19十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A telling of the biblical tale, where Moses returns to Egypt to free the Hebrews from slavery.

     长篇影评

     1 ) 十诫之生命之歌。

    第一诫——生命无常
      看完这部基斯耶洛夫斯基的片子。让我想起柴可夫斯基的一部自传小说的名字:《悲怆交响曲》。而这部片子让我再次迷恋于东欧电影里命运的主题,冷峻而内含坚忍,是一种沉默的内在探讨和张力。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十诫》语出《圣经》,据《圣经·出埃及记》载,十诫是耶和华所授,并命摩西颁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有: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当将安息日守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他人的一切所有。多少年来,摩西十诫被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奉为生活圭臬,成为四海通行的人生铁律。”
      在这部片子里,有一个沉默者,始终坐在河边,望着点明的火焰,好象在窥视着什么。而《红白蓝》也有个丢垃圾的老太太在每次生命的抉择前不断出现,作为一种坐标,不变的衡量着命运的变化,从鲜活到死亡。而这种衡量却如此残酷。小男孩的父亲在计算河水的结冰是否可以承受儿子的重量。这个用理性计算生活的父亲万万没有想到河水在万万不可能中解冻,一个生命在此突然隔然而止。男孩曾问父亲死亡是怎么回事,也许正像男孩的电脑程序一样,一个1就可以代表打开,而一个0就可代表关闭。这种二进制的换算让生命如此唐突,没有任何过程,好象我初二时的那场灾难,突然间将我的童年土崩瓦解。影片中小男孩再次追问到上帝是谁时,他的姑姑紧紧的将他抱住,她说你感受到的便是,是爱。但最后正是上帝将爱从父亲手中永远剥夺。影片最后父亲独自一人来到教堂,将神砥推翻,将内暴的力量推到及至。
      父亲的电脑又一次神秘的开启,上面写到:I am ready...
      是的,我准备好了。早就。
      
      
    第二诫——进退维谷
      丈夫即将死去,妻子却怀了朋友的孩子。生命的轻重徘徊。进入了生命的第二种境地,进退维谷。
      医院是个冷漠的场所,将生还和死亡变的无足轻重,其实死亡并不神秘,也不悲痛,只是因为它太稀少,太突然,让人无法承受。而如果你时常坐在医院,面对死亡的进进出出,也会变的麻木,这种麻木并不是道德上的不仁,而是生理上的习惯。其实在最后一刻,病人并不在意是否生还,只是在乎解脱,无论是死亡还是别的什么。如果你没有什么别的理由,存在就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医生在这种环境下存在自己的道德,去指引他的作为,好象其中说的,他有他自己的上帝。是的,医生对于生命的道德是不同于常人的。无论是狭隘的或是高尚,这种个人的阴暗始终存在于每个人心里,这种窥视的欲望主宰着力量的驱使,当你把自己交付医院时,就等于把生命交付给了别人,而人的阴暗总是在这种主宰的时候出现,他人及是地狱,在一切机缘巧合中操控。我曾看过一部小说,这是一部网络小说,因为太过残杀血腥和阴暗无法可能出版。小说中一个人在每个房客的屋中加上针孔摄象机,每个人一举一动暴露在他的眼里,他用每种创造的巧合去指引他们的行动和行为,在房客看来,并不存在这样一个人,而正是他将他们互相牵连,而他在这种强大的主宰欲驱使下不知不觉中去指引一个目的,死亡。道德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甚至对错。
      影片最后,丈夫神秘的的活过来了,而妻子在医生的欺骗下以为丈夫会死去,并没有打掉朋友的孩子,醒来的丈夫以为妻子肚里的孩子是自己的..影片在没有结尾中结束。
      其实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开始,一切都没有结束,只是开始。进退维谷。

     第三诫——黑夜漫游
      谎言是否是正确的,一个永远埋在心底的过去正是意味着一个成年人的开始,而对于感情的克制和坚忍却意味着人在逐步迈向成熟。基斯耶洛夫斯基继续着他道德焦虑。
      艾娃的丈夫在圣诞夜里不知所终,他找到他多年前的情人,一起去寻找....
      基斯耶洛夫斯基总是在缓慢中推进着故事进行,无声无息的感觉正好象北方漫漫的冬夜,我们总是在漫漫黑夜中试图寻找温暖,在理所当然中生活,直到渐渐习惯并习惯性的面对,当这一切都游刃有余时,自己却渐渐变的茫然,而过去的一切此时扑面而来。
      寻找在继续着,多年以前,他们偷情的时候被艾娃的丈夫发现,从此艾娃的丈夫再也没有和她做过爱。
      最后艾娃告诉雅努什,其实她的丈夫根本没有失踪,而是早已与她分居。几年来独自生活的她忍受着孤独的侵蚀,今年她跟自己打赌,如果能让雅努什陪她度过平安夜,她便继续活下去。说完她自口袋中丢出两颗毒药,用脚踩碎。
      人注定了孤独的命运,而我们选择了什么,我们想要什么,也许这就是主题。而过去只不过是过往一个梦,其实雅努什妻子知道一切,而重要的是我们究竟想要什么,因为那稍纵既逝。
      雅努什回到家,看到蜷缩在沙发上沉睡的妻子,那一刻温暖袭来。

    第四诫——父女迷情
    我们无法摆脱某种习惯,正如我们无法摆脱过去给予我们的束缚,那种来自儿时的缺陷与挣扎将伴随我们一生。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
    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而这就是心理学中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
    安卡母亲在她五个月的时候去世,而她自幼跟父亲迈克生活,直到有一天迈克外出,那一直每次迈克外出都会带出的那封她自15岁发现的母亲留给她的信封这次没有带出,她看到信封上写着:“若我出事,请把它交给我女儿安卡”。
    而这封信将积压于父女心底的秘密伴随着这封信的秘密一起缓缓流出,安卡说自己一直都在渴求迈克,只有和他在一起才能幸福。迈克承认看到安卡同男朋友在一起很难受...而安卡告诉迈克,她并非迈克的女儿。
    这种宿命早已存在于我们儿时的缺失,并左右于我们未来的生命,而安卡与之迈克相互依赖正是他们此后将无法断绝的俄狄浦斯情结,而其实对于我们而言对所谓爱情的标准其实正是这儿时的缺失或延续,坦白的讲谁都无法摆脱。
    第二天清晨,安卡被开门声惊醒,她从床上跳起,发现迈克已走。安卡从窗口大声呼喊迈克,说信的内容是她自己虚构的,她根本没有拆开母亲的遗书。回家后,他们把那封信烧了,只留下一角:“亲爱的女儿,我要告诉你,迈克……”。其余皆被烧了。
    一切似乎都未发生...宿命继续延续。
    没人知道结果将是什么,而基斯耶洛夫斯基从来没有试图给过他的影片任何结果,他所揭示的只是一种境遇,而恰恰是当代人永远无法摆脱的迷情。
     第五诫——杀人影片
        “法律不应该效仿天性,而是要改良它。法律是人类的理念,用以规范私人间的关系,时下的我们和生活方式都是法律运动的结果,不管我们是遵守或违反它,人类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是以不妨碍另一个人的自由为范围。惩罚是一种报复,尤其当它意在伤害罪犯,而不是预防犯罪时。但现在法律可带有报复意味,它真的是为无辜的人着想吗?立法之人真的很无辜吗?”
        基斯耶洛夫斯基第一次在短片中运用了三条叙事线索,将律师,雅泽克,出租车司机三条线并列于影片之中。年轻律师进行着毕业前最后的答辩,雅泽克陷入失去妹妹玛丽亚的痛苦而寻求着杀人的时机,而出租车司机并不让人喜欢的游戏于低级的乐趣之中。终于三条线索相遇了,雅泽克艰难的杀死了出租车司机,但似乎雅泽克的焦灼并没有去除,而年轻的律师惨败于雅泽克的辩护。
        “对于律师来说,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而并不在于过程。”这是我在一部讲诉律师的电视剧里听到的,而律师并不能凭借良知得到应有的答案,因为律师向来都不可能是正义的化身,而只不过是结果的簇拥者。我们试图寻找正确的答案,然而暴制暴并不能得以改善或是救赎,而只是终止一段罪行,而进行另一段罪行的开始。
        律师最后一次探监,雅泽克平静的向律师拜托着自己的后世,并讲述着对死去的妹妹玛丽亚的怀念。终于,到了绞刑的时刻,而雅泽克最后对律师说道:“先生,我并不想走”。
        当今的社会我们以剥夺一段生命的代价去换取某种平衡,因一段生命的死去而惩罚另一段生命,这种代价并未改善我们的社会,而是加深了仇恨的种子。正像影片最后律师在荒野中不停的呐喊:我恨你们,我恨你们...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公正”?而是否只有“以一段自由的失去而证明‘公正’的存在”这一种途径?
      而法律本身就是一种二元的驳论。
     第六诫——爱情短片
      窥视使窥视者拥有向下的优越感,我们相信那种俯视一切的力量就是冥冥之中上帝的力量,我们试图把握这种力量,掌握那种牢不可破的洞察力,而当我们身陷其中时却发现只有面对无力和希望的破灭。
      多米克是在一家邮局工作,他暗恋着住在家对面公寓里大他很多的玛格达,他伪造汇款为了能见到玛格达,而当他窥视玛格达的生活时发现即使玛格达身边有过很多男人,但她依然不快乐。一次,他看到她趴在桌子上痛哭,他便做送牛奶的临时工接近他,并告知了他爱她,玛格达带他回家,把多米克的手放在自己的大腿根上,叫他摸进去,并说道“这就是爱。”玛格达意识到了自己对多米克的伤害,并想挽回的时候,但一切都晚了。
      当天晚上,多米克在浴室里用刀片割开了手腕上的动脉。多米克从医院出来后,当玛格达再去找他时,并露出笑容时,他只是冷漠地说道“我已经不再偷看你了。”
      基斯耶洛夫斯基在《基斯耶洛夫斯基谈基斯耶洛夫斯基》里曾这样说到:“爱对那男孩以及后来的那个女人都很难,因此我们总是透过受煎熬的那一方来看他们的爱。这种爱总是某种痛苦、某种不可能联系在一起。”
      我们生活在一面网状的冷漠之中,即便一刻的温暖都可让你毁灭,而你唯一可以做的却只有小心翼翼的冷漠,而这是你必经的道路,他人及是地狱,即使每个人都曾经温暖。而这就是代价。
    第七诫——真假母亲
        身份的缺失丧失了对自我肯定的力量,现代社会需要一个支持自己存在的坐标,一旦坐标丧失,我们就形同空中的灰尘无从落地。比如金钱比如地位,甚至对于爱。
    梅依卡上中学时爱上了老师波伊特尔,可在她怀孕后老师却抛弃了她。她的母亲为了她的前途,于是梅依卡的女儿成为了他的妹妹,几年过后,梅依卡大学毕业,而妹妹“玛嘉”已六岁。梅依卡试图取得自己的作为母亲的权利,但她发现她连作为女儿的身份也一点一点的缺失了,当梅依卡带着玛嘉来到波伊特尔的住处时,短暂的瞬间似乎显得不太真实,而在梅依卡无力取得自己的身份而选择孤独的离去时,玛嘉在最后的瞬间依然无法叫出那个本应属于梅依卡的称呼,而她的母亲似乎也意识到某种悲伤。
    梅依卡最终无奈的选择了一无所有的离去,而我们却依然挣扎于自我的肯定,并无法自拔,而对于宿命而言,这种肯定恰恰来自于他人,即使你显得多么的坚强。
    第八诫——心灵之罪
      罪不是你曾犯下的结果,而是一场命运的合谋。这里没有任何得宜者,因为每个人都是这场合谋的策划者和被侵害者,无一例外。
      索菲亚是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受人尊敬。而伊丽莎白曾翻译了很多索菲亚的作品,有一天伊丽莎白来到了索菲亚的课堂里,讲个一个故事:
      有个小女孩是犹太人,父母都被关进了集中营,一位好心的裁缝把她藏了起来。盖世太保即将开始大搜捕,必须给她搞到一张假的出生证明,裁缝找到了一对年轻的天主教徒夫妇。约定的时间到了,这对夫妇显出犹豫的神情,终于,妻子说,他们很遗憾,不能为伊丽莎白提供假证明。最后裁缝找人带孩子逃离了波兰。多年后那对夫妇中的丈夫已死,妻子成为了大学哲学系的教授。
      一个简单的故事。是的,伊丽莎白就是那个小女孩,索菲亚就是那个大学教授。
      伊丽莎白生活在难以磨灭的记忆中,而索菲亚始终在愧疚中生活,他们生活在不同的轨迹中,却始终在冥冥之中纠缠。终于他们走到了一起。但结果似乎不是这样的,多年后索菲亚告诉了伊丽莎白真相:其实当时夫妇二人早已经被跟踪,他们怕危及小女孩的生命,所以不肯帮忙。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结果纠缠了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包括那个裁缝。
      伊丽莎白后来找到了当年救她的那个裁缝,而裁缝不肯与她相认,裁缝透过窗户,望着他曾救过的小女孩和曾经让他和小女孩陷入无助的索菲亚...就像他只会做战前的流行服装一样,无论如何逃避,却始终无法摆脱过去。
      影片中曾把第二诫中的故事悄然带出,并让我们得知它们都曾发生在同一栋楼里,而那个出现了两次的集邮老人,正是还未出现的第十诫中亚瑟和杰西那位死去的父亲....
      那么你相信冥冥之中那只手么,至少我是相信。或许当你们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也是同楼,谁知道呢。

     2 ) 十诫之六:爱是两个人的负隅顽抗




    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时间以来,多米克都在用望远镜偷窥对面楼上的女人玛格达,他把闹钟定在每天晚上的八点半钟,那是玛格达外出回家的时间,多米克关了灯,在黑暗中静静看着这个女人脱掉外套,露出饱满的胸部,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玛格达和几个不同男人交往,她在他们面前展露自己的欲望,每当他们纠缠在一起,多米克就会转过头去,或者干脆放弃继续窥伺,他对这个女人没有肉体的欲望,甚至其他的任何形式欲望他都没有,他只是想那么看看她,有时候他会打电话过去,然后什么也不说,如果玛格达生气挂了,他就再打一个说声对不起。

    多米克在邮局上班,负责处理汇款之类的业务,他往玛格达的邮箱里投领款通知,为的是在她来邮局时能多看她几眼并和她有几句简单的交流。但是当玛格达第二次来领取汇款而没有时,和邮局的工作人员起了争执,被诬陷“欺诈”的玛格达气愤地离开了,多米克难辞愧疚,追出去和玛格达说明了原委,并且表明了自己的爱。

    那时候多米克快要20岁了,玛格达33岁,13年的差距横亘在他们之间,让他们对爱情的定义别之天壤,多米克在送牛奶时(他为了接近玛格达特意申请了这个工作)曾和玛格达有一场这样的对话。
    为什么你要观察我?
    因为……因为我爱您。真的。我爱您。
    那……你想要什么?
    我不知道。
    你想吻我吗?

    你想和我……想和我做爱吗?

    也许你想,我和你去什么地方?海滨或者布达佩斯?
    多米克摇摇头。
    那你想干啥?
    不干啥。
    不干啥?
    不干啥。

    尽管在原著剧本基础上,影片删除了一些刻意凸显多米克幼稚的细节,但是这场对话无疑将他的单纯和懵懂暴露无遗,玛格达眼里的多米克是可爱又可笑的,他几乎处于真空环境的爱情观与这个世界、与玛格达的价值观都格格不入,虽然玛格达出于一种复杂的感情选择了接近多米克,而不是责备他的鲁莽,但是内心里玛格达一直坚信自己对爱情的认知是优于多米克的,所以她一直不遗余力地想要改变多米克对于爱情的看法。

    玛格达把多米克带到了自己的公寓,洗澡之后,玛格达在他面前蹲了下来,告诉他自己下面什么也没穿,她让多米克的手抚摸在她的大腿上,高度紧张的多米克在片刻之后就射了,玛格达若无其事地跟她他:“这就是一切,全部的爱。到浴室去,洗一洗。”

    这一刻的玛格达是以胜利者自居的,她觉得成功地向多米克宣讲了爱的“真意”,所有爱情到最后,不过是满足于肉体带来的欢愉。但是很明显她在多米克面前所流露出的自信是一种掩饰,她对真爱丧失信心,不过是求之不得后应激性自我保护,她自己遭受过同样幻灭的疼痛,因此在多米克离开之后她感到了巨大的不安,她预感到自己的伤害,可能会带来某种严重的后果。

    果然,回到家之后的多米克在浴室割腕自杀,玛格达对于多米克行为的预感,再一次验证了她们在某些爱情观念上的趋同,只是经历拉开了二者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经历的玛格达对爱情充满了警惕,它所带来的启示是,爱情不属于菜鸟,但是经历丰富者同样是越走越远。这一悖论是爱情多不如意的根源所在。

    “我们一直透过受折磨人的眼睛来看这份爱,这份爱也一直是与磨难和不可企及紧紧相连”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一种凌厉的视角来看待这份无望的爱情,只是一种伦理观察所不可或缺的冷峻视角,所以在“偷窥”这一行为本身上,他也同样选择了中立。

    区别于希区柯克式对“偷窥者”的惩罚,或者“肢解电影”中对女主角的身体伤害,“偷窥”这一行为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故事里,则代表了一种当事人对爱情的或者对打破孤独的一种渴望,影片中多米克对玛格达的窥看,事实上就是因为他自身的孤独所致,他没有任何欲望地“渴望”,只能解释为一种纯粹精神上的“相伴”,而这种渴望并不是只局限于多米克这样成长中的年轻人,在《爱情短片》里,结尾处马格达来到多米克的房间,从他的望远镜里观察自己的房间,这暗示了一种角色互换(房东也曾用同一个望远镜偷窥玛格达和多米克的约会),谁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孤独者。玛格达看到了自己伏案哭泣的那一幕,然后多米克走过来轻轻将她抱住,这一刻的玛格达大概不再执着于“爱情的全部不过是肉体之欢”,但是此刻的多米克那种无欲无求的纯爱信念,也经历了心碎和幻灭,所以看似朝着希望迈了一步的两个人,事实上只是各自为营的一步,他们依然不能匹配上彼此的节奏,所以尽管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个故事中倾注了许多抒情,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失却自己的冷静,将我们带入又一个困境,事实上爱情的悲剧并不在于玛格达坚持的“肉体之欢”,也不在于多米克的“无欲无求”,而是在于这所持这两种观念的人,从来都没有主动去改变。当伤害所带来的被动改变到来时,改变的则是身处其中的每个人,而双方的同时改变则成就了另一种形式的对抗。

     3 ) 十诫之三:施爱的救赎与自我救赎

    《十诫》(之三)是一个忧伤的故事,尽管死亡在之前和之后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里都反复出现,但是主人公爱娃仍然令人同情,她倾向于死亡的原因不是那种生命中总也不可避免的疾病、灾祸以及衰老所带来的无可遁逃,而是因为她的空虚和孤独。在圣诞节这样一个充满喜庆的节日,即使她关上窗,也不能逃避属于他人世界的欢歌笑语声声入耳,这种来自情绪上的无望,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攫住了喉咙,因为失去反抗的目标和对手而更加无望。 于是为了摆脱这虚空,爱娃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另一种虚空来替她找寻答案,就像我们掷硬币,猜单双,或者赌下一个遇到的是男人还是女人来助推某个决定一样,爱娃选择了在圣诞之夜去找她的旧情人雅努茨,用别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生死。 当然,爱娃并没有说明这些以博得同情,而是撒了一个谎,谎称自己的丈夫爱德华找不到了,要雅努茨和她一起去找。谎言的作用在这里充满深意,虽然在多数情人之间,谎言都在所难免,但是谎言终究是一项禁忌,是互许忠诚的情人之间彼此失和的导火索,而在此处,爱娃却是用一个谎言(之后还衍生出了更多的谎言)开始了她的自我救赎。而雅努茨也正是以一个谎言为借口(车被盗了),抛开了妻子家人,和爱娃一起出走。 雅努茨的职业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应该是那种被生活追赶着活得并不是特别轻松的一类人,而他的妻子平静温和,是一个将更多精力着眼于家庭的女人,这样的日子长久了一定会出现疲态,所以影片开始不久,雅努茨扮演完圣诞老人在屋里卸妆的时候,他脸上的麻木与疲惫,给人一种隐约不安的预感,当作为旧情人的爱娃出现,他向妻子撒谎后的出走,给人更多的猜测是这会不会成为一次旧梦重温的“出轨”之旅? 从之后二人在寻找“丈夫”过程中的对话和冲突中我们知道了,爱娃和雅努茨曾经彼此深爱,但是爱娃最终选择了和爱德华在一起,对于雅努茨而言,这样求之不得的女人通常都会演变成某种情结,所以我们很难确定他一开始选择和她出来究竟是什么,但是等到他们一起到了爱娃的家,并觉察了剃须刀的秘密之后,他对爱娃的情感就完全变成了同情,这种同情令他洞悉了爱娃的孤独,决定继续陪伴她,但同时,对于他自身在看待家庭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也应该也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启示。 习惯上我们将这一刻的了悟称作契机,但是契机并不是真的在那一刻才出现的,它曾经多次现身,只不过那时的雅努茨缺乏与之匹配的经历来帮助他领悟。 这样的契机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雅努茨在车里扮成圣诞老人后准备走进大楼的时候,从里面出来了第一集故事里失去儿子的克鲁茨多夫,后者在雅努茨离去之后有一刻短暂的驻足回望,很明显,在这样一个日子,他想到了自己破碎的家和死去的孩子了,而雅努茨无疑是他眼中幸福的男人。另一次是本片出现的一个人物,那个醉汉,当他刚一出场走过在车里化妆的雅努茨时,嘴里哼着歌,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愉悦,但是等到第二次他们在深夜相遇,醉汉就有点失魂落魄了,他嘴里一直念叨着,我家呢,我家在哪里?而等雅努茨和爱娃来到醉汉收容所时,他还在说着同样的话,只是这一次他几乎哭了出来。 如果说克鲁茨多夫的凝视代表了残缺家庭对正常家庭的一种外在打量,那么醉汉的贯穿则是作为当事人的一方,对于家庭的情感变化的一个普遍过程,可能长久的沉闷会令人觉得乏味和渴望出走的激情,但是一旦长时间离开之后就会造成更大的不安和焦虑。 事实上爱娃即是付诸实践的一个例子,她渴望激情不愿被生活束缚,在爱德华之外又和雅努茨相好,但是当爱德华最终离开她另组家庭时,她就因为没有了这根基而失去了勇气,虽然她把自己的命押在雅努茨能不能陪她到早上七点这件事上,来决定是活着还是死去,但从她不停地制造谎言的情形上可以看出,她在努力给自己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死亡永远是被动的,求生才是本能,原著里有一场被删除的戏,他们在路上搭载了一个被追赶的的年轻人,年轻人在车上说:他们反正会捉住我的。 那你为什么跑? 我不知道。不为什么。 这对话就像是在谈论死亡。 至于雅努茨,当他最终知道如果今晚自己不出来,爱娃就会服毒自杀,无论如何,他一定在心里庆幸了一下自己的决定,但是我们看到这并没增进他和爱娃之间的任何感情,施予适当的帮助之后,选择的伦理界限也更加清晰,结尾处雅努茨回到家,他再次选择了用谎言隐瞒和爱娃在一起的事实,但是这一个谎言已经是善意的、想要避免伤害的谎言了,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妻子已经知道他是和爱娃在一起,之后面对这样的局面,他既没有解释,也没有炫耀自己救人的善举,而妻子也没有追问,家庭生活好像依然沉闷如初,但是此时的雅努茨已然是灵魂归位的一个丈夫和父亲了。

     4 ) 孝敬父母,父女情迷

      第四诫中,安卡是个行将毕业的戏剧系学生,从小跟父亲米高相依为命,感情特别亲昵,她从没见过母亲。一日,米高出外远行前提醒安卡别忘付抽屉里的房租和电话费账单。安卡独自回家后,却在抽屉里发现一封给自己的信,字迹陌生。信封上写着:"我死后才可以打开。"好奇心驱使下,安卡决定打开信封,不料信中有信,那是死去的母亲的笔迹:"给我的女儿安卡。"手执信封,安卡内心忐忑,连日来考虑是否要打开母亲的信,及后,她决定撒谎,告诉米高自己看了母亲留给她的遗书,上面说米高不是她的父亲。
      那天晚上,他们相谈一夜。原来,二人早早存在一种超越父女的感情意向,彼此对对方有欲念,存幻想,会妒忌。安卡想改变二人的关系,由父女关系转为情侣关系。米高承认看到安卡同男朋友在一起很难受。年轻的安卡是如此热切,说话毫不掩饰,她说,她一直希望昔日小男友抚摸她的手其实是属于米高的,想和米高在一起,说此话时,米高慌忙用手掩着她的嘴巴。当安卡选择把心里的渴望欲求一一道出时,米高却选择继续把感情压抑,等待安卡一日出嫁,他可以全身引退。于是,当安卡在米高面前脱去内衣,欲把自己的身体呈献给米高时,他并没有抱她,而是走近她的身旁,为她再次穿上内衣。一个行为,米高的立场,再清晰不过。
      第二天清晨,安卡被开门声惊醒,她从床上跳起,发现米高已走。安卡从窗口大声呼喊米高,说信的内容是她自己虚构的,她根本没有拆开母亲的遗书。回家后,他们把那封信烧了,只留下一角:“亲爱的女儿,我要告诉你,米高……”。其余皆被烧了。
       一封信,似解开安卡的身世,却带出另一个叫他们背负上道德伦理枷锁,他们迷惑着:他们,会转化成乱伦的"父女"么?
        秘密之外,尚有身份,身份之外,尚有伦常。如果说身份是他们与周围世界的纠缠的话,那么伦常就是他们与传统的纠缠、与历史的纠缠。乱伦不止关涉到人种,其所乱者实际上是所谓伦常。齐景公问政于孔子的时候,孔子为什么要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呢?因为这是一种人人各职其位的太平景象,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等级高下一旦判定,权力机制就可以自如运作了。所以我们回想一下那个口中给塞上大粪的焦大,令他焦虑的,也许并不是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从这引出来的准废、等级不彰的混乱局面。乱伦这桩事情的本质却是所谓劫火烧之不失者,正堪千古。   
      如刘小枫所说:"米高不愿意进入安卡的身体,不是他不欲进入,而是不愿划破现有状态的幸福光晕。至今的父女关系是幸福的条件,尽管这种父女关系可能是虚构的,但他不敢拆除这种虚构。他知道欲望的限制,欲求太多,失去的可能愈多。"这里,米高选择对抗现世吊诡的人性,情愿拒绝安卡的示爱,放弃忠于自己的欲求,个体欲望这里被迫屈居理性之下,这也对应着导演的一贯信念:每个人都是自己欲望的囚徒。要自由地做一个纯粹诚实的人,可不容易。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们永远不能十分笃定地说:'我很诚实'或'我不诚实'。我们所有行为和曾经面临的状况,都是我们没有其他出路的结果。"  
      《圣经》中与之对应的戒律是“要孝敬父母”,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一诫中似带反讽地展现出这个故事。显然,这位波兰导演的《十诫》并不是对“摩西十诫”的复刻或重新诠释,而是在后工业时代信仰危机背景下对传统做出的一种挑战。但提出问题的导演本人却不能像上帝一样给这个问题予以明确的答案,只能默默的从旁注视。他是西西弗斯式的悲剧英雄,不断的把巨石推向山顶,然后又无望的看着他们落回原地。这里,基耶斯洛夫斯基再次将电影的主人公放置在极端的境遇中,面临两难局面,再一次对人性进行拷问,看似不符逻辑、不易存在的处境,却又真实地在电影里呈现发生。安卡容许自己爱上自己的父亲,却不能投入于课堂戏剧排演时男女的调情场景,她问教授,不明白自己为何会爱上对方,教授没好气地回答她说:"人自然有其疯狂、愚蠢一面,你自己想想。"这也解答了千千万万不能解释的爱情迷思。

     5 ) 十诫之七:以爱的名义互行伤害

    编剧彼埃西维奇介绍说,《十诫》第七个故事的原型原本是一个父亲和女儿乱伦并生下一个孩子的故事,后来在剧本中作者做了调整,将这个极端的故事做了更加缓和的叙事处理,将故事放在了高中生梅卡和他的老师沃特克之间,而她的母亲艾娃恰好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为了掩盖这桩丑闻,经过所有人(梅卡和沃特克)的同意,她将这个孩子的户口报在了自己名下,成为了他的女儿,取名安妮。 当安妮六岁的时候,梅卡已经过了20岁了,她在这个时候被学校除名,具体的原因影片中未作详细的交代,但是可以想象,她和沃特克的感情并无结果,自己的孩子现在成为了自己的妹妹,这样种种的遭遇可能使她面临着某种过不去的心理问题,大概也是她被开除的原因所在。 长大后的梅卡想要要回自己的孩子,她觉得自己那时候还小,完全没有能力做决定,虽然最后她同意母亲收养这个孩子,但是她还是认为这个孩子是被强行拿走的。但是作为另一个当事人的妈妈却完全不同意梅卡这样做,她表面的理由仍然是关于家庭丑闻的种种顾忌,但是在梅卡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梅卡知道了母亲在生完自己之后就不再有生育能力,收养安妮不过是她自私的考虑,梅卡甚至看到母亲把自己并没有奶水的乳房塞进小安妮的嘴里,想一个“真正”的母亲那样喂养孩子,这些让安妮嫉妒又难过,但是如今即使她想要夺回安妮,也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光是妈妈本身的阻挠,安妮已经六岁了,她知道艾娃是她的妈妈而梅卡只是姐姐,影片一开头即为我们展示了这种隔阂的存在,安妮在梦里梦见可怕的的景象后一直锐声尖叫,梅卡走到窗前试图安慰安妮,但是很明显没有任何效果,这时艾娃走过来,以一种盛气凌人的态度告诉梅卡,你根本安慰不了她。 这个细节交代了梅卡和安妮之间已然存在的隔阂,同时从艾娃对于女儿态度傲慢的警告上,也暗示了她对梅卡想要夺回安妮的觉察,她试图阻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梅卡利用一次学校演出的机会,悄悄把安妮偷了出来,并带着她离开了家,开始了逃亡之旅,“不可偷盗”的诫命在故事中凸现出来,但是它也一如既往地深刻而复杂,不是简单的法律或者宗教条例所能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是深陷复杂的伦理选择和道德困境之中,让每一个人物都失去那种简单的是非标杆,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谈论《十诫》时说的那样,这样的境遇来临时,与任何关于是非的描述或确切定义无关,而是和你做出的每个具体决定有关。 梅卡不计一切后果地偷走了自己的孩子,从法律上来讲她是偷窃行为,尽管那孩子和她有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的艾娃同样从一种私人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虽然在电话里她说她报了警,但是很明显这只是对梅卡的威胁,她知道一旦这件事被张扬出去,不单单是家丑外扬这么简单,她也有可能永远地失去女儿,两个女儿一起失去,所以艾娃试图用缓兵之计稳住梅卡,另一方面却在不停地寻找她。 梅卡去的第一站就是去找了安妮的父亲沃特克,如今他一个人住在乡下,靠为别人制作玩具为生,虽然他帮着梅卡撒谎骗过了父亲的电话追踪,但是很明显沃特克对梅卡的到来充满警惕,他也试图说服她接受事实,并回到家里,他完全从自己的立场发表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或者建议,而每个人都出于自己利益而做出的选择碰在一起,注定了不会有一个一致的结果,于是梅卡偷偷离开了沃克特的家,带上安妮继续逃亡。 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到《十诫》的立意时说过的那样,《十诫》的影片并不想仅仅是为摩西十诫做一个现代式的注解。所以里面的每一个故事也都不仅仅满足于讲故事和诫命的简单对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宗教戒律的作用等同于法律,它们一起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规定了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但是却并不真正解决人类的重要问题。因此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十诫》的最初立意上就摒弃了对政治的讲述,而是上升为人与人之间各种普遍的矛盾,并以此来探讨政治之外,那些置人类于困境之中的因素。 具体到本片里,通过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偷盗故事,其实真正要说的却是如何和我们所爱的人相处。片中梅卡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内敛的人,作为其中的一个家庭成员他仅有的几次出场不是听女儿抱怨,就是听命于妻子的调遣去寻找梅卡,他明明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要做,但是在最终他都选择了隐忍自己的需求,来完整“家”的概念,他在电影中唯一一次说了很多话,就是劝导艾娃理解女儿的处境,艾娃对此不屑一顾,说,不要跟我讲家庭故事,我比谁都清楚。然后父亲说了一句:但是你以为女儿不清楚。 他的这句话说的很平静,但是却一针见血,艾娃自己不耐烦的事情,但是她却不厌其烦地和女儿絮叨,她并不是真的不明白女儿其实也很清楚,她这样重复不过是在为自己辩解,将自己的一切行为置于爱的名义之下。诚如基氏在创作谈里所言:我们总认为自己为我们所爱的人做了许多事情,但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我们就会发现,虽然我们已为他们做了一切,但我们却没有精力或时间,将他们拥在怀里,跟他们说几句温柔的话。 这一段话基本上很明确地点明了这个故事的主旨,我们以为自己爱得如此深沉,如此心力交瘁,而事实上不过是在爱的名义之下,做一些满足于私利的事,那些堂皇的大而无当,其实还不如一个拥抱或者一刻默默无语的陪伴来的体己和贴心,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却满足于这样的堂皇,直到所有的积累在某一刻发生质变。 影片的最后,艾娃在火车站找到了她的两个女儿,看到安妮无比亲切地喊着本该是“外婆”的艾娃妈妈,伤心地梅卡什么也没说,飞快地跳上了火车,这是一辆她并不知道目的地的火车,恰好代表了她此刻的心情,茫然而不知所措。作为艾娃,不可避免的,她失去了一个女儿,她在最后一刻对梅卡呼唤应该是充满了悔恨和了悟的,虽然这于她本人已然为时已晚,但是这个结局用来展示给那些正在以爱的名义相互伤害的人们,却是恰到好处的。

     6 ) 罗杰·艾伯特《十诫》

    十诫
    导演:基斯洛夫斯基
    文:罗杰•艾伯特 翻译:Joshua
        
    十诫,十部电影。
    在华沙他那间烟雾腾腾的小房间里,基斯洛夫斯基连坐数月,与一位他在八十年代初团结工会判案时认识的律师一起创作了十诫的剧本。基斯洛夫斯基记得,克日什托夫•皮斯维兹并不懂写作,但他很健谈。他们可以连续数小时谈论波兰的动荡。1985年他们还一起创作了“永无止尽”的剧本,那部电影讲述了三个与战争法有关的故事。电影拍好后,当局认为这样的故事缺乏同情心,反对党认为它是妥协的产物,教会则挑剔它的不道德。在一片争议和挑剔声中,一个下雨天这两位合作者又撞见了彼此,这位皮斯维兹大概还嫌麻烦不够多,叫道,“有人应该根据十诫拍一部电影。”
    他们为波兰电视台制作了十部电影,每部长一小时。这个系列在八十年代末上线,在威尼斯电影节和其他一些电影节放映过,结果广受赞誉。但这种长度的片子不适合在电影院放映(难道让观众连续坐十个小时,或者分五次每次看两小时的片段?)。“十诫”从没在美国的院线放映过,这里也买不到它的录像带。
    数年前我曾为一个班开过一次研究“十诫”的课,当时用的是从英国买来的录像带,结果发现为了把电影和十诫匹配起来,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那里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电影涉及一条以上的戒律,其他一些则牵涉到十诫所暗示的整个道德体系。那儿没有简单的对戒律的图解,只有真实的人面对实际问题的复杂性时发生的故事。
    全部故事都涉及几个住在华沙同一栋高层公寓里的几个人物。观看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熟悉这些公寓的结构,有时甚至在一个故事的场景里看到另一个故事里的人物——比如,当他们搭同一部电梯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在其中八部里都有出现,他是一个严肃的旁观者,从来不置一词,但有时会与观众有目光交接,显出忧伤的神情。我曾认为或许他代表基督,但基斯洛夫斯基在一篇关于这个系列的随笔中说,“我不知道他是谁,他只是一个跑来看着我们,看着我们生活的家伙。他显然对我们不是很满意。”导演们向来不会去限制他们所创造的形象的意义,这一点早就人尽皆知。我很喜欢安妮特•因斯朵夫在她那本关于基斯洛夫斯基的极具价值的《双重生命,二次选择》一书中的观点;她把这位旁观者比作维姆•文德斯“柏林苍穹下”中的天使,他们“纯然凝视”——以此“记录下人类的愚蠢和痛苦,但无法改变他们所目击的生活历程”。这十部电影并非哲学概括,而是与个人相关的故事,可以立刻把我们牵扯进去的故事;看其中某几部时,我几乎没有被激起什么情绪(I hardly stirred during some of them)。看过这个系列之后,斯坦利•库布里克注意到,基斯洛夫斯基和皮斯维兹“除了谈论他们的想法,没多少能力把他们的观念戏剧化”。确实如此。这些角色在任何时刻都没有谈论特定的戒律或道德事件。相反,他们全神贯注于应对真实生活中的伦理挑战。
    让我们回想下第二誡中的女主角——她向一位医生询问她那位生病的丈夫的生死。那位医生——一个脾气很坏、又很孤独的人,对她近乎残忍的冷漠;他拒绝扮演上帝的角色。那个女人解释了她为什么需要知道结果:她坏了另一个男人的孩子,她丈夫不能生育。如果他还活着,她就得堕胎。如果他就快死了,她就把孩子生下来。
    肥皂剧中的俗套故事。但在这里它成了一个道德难题,最后电影只能通过闪回医生自己过去的一段痛苦经历来“解决”它——即便这种“解决”也只是间接的,因为事情并不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发展。基斯洛夫斯基使这种道德困境通过医生和女人的表演细节显示出来(Kieslowski roots the issues in very specific performances by the doctor and the woman)(阿莱克桑德•巴迪尼和克里斯提那•杨达),接着一件美妙又微妙的事发生了:电影是关于他们各自独立的道德挑战,并非同一个问题把他们困在了一起。
    或者我们来看下“第六誡”中的道德转变,它讲了一个孤独的少年用望远镜窥视住在街对面一个女人的性生活,那个女人似乎对道德持无所谓的态度,但也很孤独。他认为自己爱上了她。由于他在邮局做职员,他们经常会看见彼此。他每天早上去送牛奶时也能看到她。几乎不可避免地,她发现了他是个偷看者(同时还是个打来匿名电话的人,喜欢恶作剧的家伙),但我们几乎猜不到她接下来会怎么做。
    就像基斯洛夫斯基在他所有电影中都喜欢用的那种凌厉(sharp)却可信的(plausible)戏剧性转折(dramatic twist)那样,那个女人邀请了那个少年到她的公寓去,接着使他由于缺乏性经验而丑态百出。这还只是他们道德斗争的中点;对他们而言,接下来发生的他们之间作为罪人和受害者的角色互换,显示了由此带来的正确和错误观念的来回变化。他们的关系使得“情境伦理”(situational ethics)显得变化不定、让人摸不着头脑。
    基斯洛夫斯基故意对波兰的日常实际生活方面避而不谈,因为他认为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分心——那些条例、法律、短缺、当局。他只处理日常生活中那些具有普遍性的方面。“第一誡”中——我认为是他所有故事中让人最伤心的一部,他讲了一个聪明的父亲和他天才的儿子间的爱。他们一起用电脑计算附近一个池塘的冻结程度,以便知道什么时候冰层厚到他们可以安全地在上面溜冰。然而池塘和水流并非总能这么方便地被计算,也许电脑是一个伪神。
    这些电影中没有一部是非黑即白的道德事件的简单证明。“第五誡”讲了一个看来超乎道德之外的杀人犯的故事。理解他并非等于原谅他。这个故事还把焦点集中到了他的辩护律师身上,一个第一次办案的年轻人,激烈地反对死刑。“第九誡”讲一个人发现他妻子有外遇,偷偷监视他们。他偷听到她正和她爱人说分手——接着她发现了躲在一边的丈夫。她做了一件错事(偷情)和一件正确的事(结束了它);而他的监视是对她的不信任——这样事情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and then there is an outcome where pure chance almost leads to a death),只要他们任何一方保持忠诚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最后你发现十誡并非像科学而是像艺术一样发挥作用;它们指示了如何去画一幅关于我们生活的有价值的肖像。基斯洛夫斯基和皮斯维兹写剧本时本打算每部电影让一个不同的导演来拍。但基斯洛夫斯基不愿意放弃它们,一个人导演了十部,每部都让一个不同的摄影师来摄影,这样视觉风格就不会重复。场景设置都差不多:灰暗的外景,大多数都发生在冬天,小型公寓,办公室。The faces are where the life of the films resides.
    没有角色被扯进好莱坞情节剧那种头脑简单的挣扎、斗争。他们都是成年人,在极大程度上独立于有组织的宗教,面对着个人生活中需要做出道德选择的各种情境。你不该一次把这些电影都看完,而是一次看一部。如果你有幸能找到人交流,就和他们谈谈这每部电影,同时研究一下自己。或者你孤单一人,就和自己讨论它们,就像基斯洛夫斯基电影中大部分角色那样。

     7 ) 我的十诫系列:十诫之八

    十诫之八
    你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DECALOGUE EIGHT
    THOU SHALT NOT BEAR FALSE WITNESS AGAINST THY NEIGHBOR
    开头有点突兀,一个大人牵着一小孩从镜头前经过,后来镜头始终盯着他们紧紧握着的手上,有点奇特,但后面就有解释。
    十诫拍到第八部也有了点总结的味道了。
    这一集的主角是两个女人,一个60多岁,波兰国籍,似乎是个著名学者,另一个刚刚50,美国国籍,她翻译过前者的著作,专程来华沙听前者讲课。老学者讲的是道德炼狱,她让学生们举例子,这时候一个女生要求发言,而她讲的例子恰恰是十诫之二上那个医生和女人的故事。老学者欣然笑着,她也住在那个公寓里知道这件事情,她只是说了句“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最重要”,然后就想进入分析的环节。可这时,美国女人想发言,她也说了个例子:1943年的华沙,2月,很冷。一个犹太女孩情况危险,有肯收容她的地方,但前提是必须出示一份这个女孩受洗的证明。于是女孩的监护人帮她找了个年轻天主教家庭来担任她的“教父教母”。但就在受洗前的一刻,那对夫妇却没有同意,他们的理由是——上帝不允许人们做伪证,犹太女孩只好在宵禁前离去。
    镜头在闪过台下学生中那张熟悉的上帝的使者的脸后,最后还是游离到了学者脸上,她努力按捺的平静下是按捺不住的焦虑,后来得到的确认和这时候大部分人想到的一样,美国女人就是那个犹太小孩,而老学者就是那对夫妇中的女人。在美国女人讲述的中间,突然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学生闯进教室,把所有人吓了一跳,然后被赶了出去。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将两人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外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女人就像那个醉醺醺的闯入者,让老学者惊讶得不知所措,而根据后面来看,也正是老学者那句“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最重要”这句话,成为了美国女人心里的闯入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前文中提到过两人在美国见过面,美国女人完全也有可能在那个时候说),两人互相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闯入,局面就和后来的教室一样僵着。
    故事说到这里先顿一顿,这部戏有好几个地方和以往十诫风格不同。首先,十诫前面所讲述的,基本是身边的事情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里讲述的却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连结果都已经有了,更关键的是,在这个时候,有点我不太喜欢的是,其他的故事都是在生活中相对平常,可以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但这个故事,你不觉得太多特定因素,使之变得过于特殊,而丧失了基氏风格的“平常中见深刻”的魅力了吗?其次,正因为第一点的不同而导致讲述方式的不同,其他的故事大多是通过电影语言,即画面和声音统一的镜头来表现,更有电影性,而这个故事,以及后面要提到的一些相关剧情,大部分却是通过一种更加戏剧化舞台化的手段,用台词透露出来的,这也是我已经看的8集十诫中台词最多的一集,这一点差别又和第三点差别相关,不过我先不说,先看后面的剧情。
    两人下课后见面,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美国女人淡得几乎没有的怨言,也可以知道,在那事情之后学者救了很多犹太人,而且似乎也违背了那句“不可做假见证”的诫律。这形成了一点点迷团,前面课堂讨论上,很多不知内情的学生讨论着故事中不救人的夫妇的动机,其中就有人讲到了“恐惧”,难道是恐惧吗?导演在这里又将谜底延迟了一点,在告诉答案之前,他先安排两人,故地重游,去那个当年的公寓。美国女人先是独自进去,但她在门口就停住了,然后悄悄地掩藏在门口的阴影中。老学者等了半天发现她没出来,很是着急,于是进去找她,一个一个房间问遍了,最后却发现美国女人安然地躺在车里。这段剧情设计得很有意思,看起来像是美国女人玩的一个小小的恶作剧,她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让老学者感到一点当初的罪责和悔意,可是她自己却站在那门口,不愿意进去。如她自己后来回答学者“你为什么不回来看看”:这些是耻辱的回忆,我为什么要回顾我的耻辱。这才是关键!
    回到学者家里,老学者告诉她当初不接纳的真正答案:当初她丈夫是抵抗组织的军官,那个安排女孩过来的人是盖世太保的线人,一旦女孩过来,他们整个抵抗组织就面临被摧毁的危险,但是当女孩走后,他们却发现情报错误,那个所谓的“线人”更是差点被抵抗组织暗杀。老学者说得很轻松,但不忘记怀着忏悔说:但在你来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害怕。两人都笑了,美国女人提出要去看看当年差点救了她的人,老学者答应,但说自己不愿意进去:我自己战后只见了他一次,我只能说“对不起”,虽然我知道很不够,但也只能这样。OK,看看上面一段最后两句,明白了吗?这种感觉就像老学者家里那个出现了很多次的画框,尽管无数次被扶正,但每次都会偏倒下来,这就是人们所不能承受和试图躲避的角落,无论你要找什么样的理由。
    次日,当美国女人找到那个做了裁缝的准恩人后,他却不愿意让人提起任何和战争有关的事情,只是问着这个女人:你要我为你做外套吗?
    看,这是真实主题的第三次被提及。这时候我该说出第三点不同了,那就是围绕着那个“做假见证”的中心故事,基氏构筑起了另一个空间,而这个关于诫律的故事实际上已经被偷偷移出了中心议题的地位,围绕着那个文本空间,在以此为由头的现实空间中,人们关于不可触及的记忆的面对,才是基氏真正想讲的主题。这是影片的主题第一次偏离十诫的空间,但并不显得突兀,甚至可以看作基氏对自己的一个突破。

     8 ) 谎言下的暖流——《十诫》之三:安息日守圣



    谎言是爱情的诫命。而若没有谎言,爱情就会圆满了吗?有时候,面对谎言,是可以不急于揭穿的,这需要智慧,更需要博大的胸怀。这是更为宽广的爱。
    妻子明知丈夫说谎,却没有揭穿。她给他空间,也是给自己空间,更是给他们的婚姻一个空间。否则,她若戳穿谎言,就不会有丈夫的歉意,不会有故事最终的圆满。“你还会整夜不回家吗?”“不会,再也不会。”温暖得叫人心疼。
    男人暂且牺牲家庭的责任,因循旧情,答应了情人的不情之请。后来,男人发现了情人的谎言,同样保持了沉默。他若戳穿谎言,失去的将是情人的生命,更有无尽的悔恨。
    又是两难之境。男人是个好男人,进退维谷之时,自然想求其平衡。一边是妻儿老小,一边是昔日旧情,而面对情人的孤独与无助,他选择了同情弱者。这里没有道德评判,因为他们有各自的理由,一个是寻找失踪的丈夫,一个是寻找失窃的汽车,他们各自的道德以各自的理由为出口,道德也就趋于平衡。
    理由是谎言的支撑,无论理由看上去多么虚假与无力。没有理由,便师出无名。一国要吞灭另一国,也总得找一个理由,欲加之罪,必须有辞。
    于是,在虚弱的谎言支撑下,妻子理解了丈夫,男人理解了情人,妻子挽救了一场婚姻,男人挽救了一条生命,而婚姻与生命,在这之前都是脆弱的,在这之后,它们都变得强大。
    基氏绝不是在讲伦理,更无意评判人性,他展现给观众的,是一场有意让道德缺席的、温暖的救赎。在这场救赎里,自私与偏狭,嫉妒与仇恨,都在一种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中,在一种智慧与博大的宽容中,升华。

     短评

    如果我没理解错,那医生不就是说了个善意的谎言,希望留下胎儿,用得着弄得这么沉重么?好吧,宗教问题总是沉重的。

    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重看#9年后的回望观感更深;极其完整的概念系列电影,每集之间信息勾连丰富,本片与其他作品的互文、注释、指涉,构成完美的、自成一体的基耶式“宇宙”,有极为广阔的解读空间;无休止的焦灼现实,永无结局的道德困境,命运天使的神谕指示,生命中无法言说的神秘伤痕。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第一次看是在高三的冬天,快四年以后重看,完全不同的视角。在影像上最喜欢圣诞节的故事,在叙事上最喜欢偷窥的故事,最强烈的叙事是杀人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邮票的故事,结局最震撼的是女儿的故事。千千万万个故事都汇为一句:“就像”其它房子,所有的房子所有的公寓,有些人,如此这般。(8th)

    15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陆陆续续看完了《十诫》,我想说,这哪里是一个导演在拍电影,这分明就是一个哲学家(这个标签并不贴切)在拍摄他的疑问,内容所涉包括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法律、情感等种种,我们经常会被导演带入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处境,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

    16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十年间每回看《十诫》,最喜欢的短片都会不断变幻——犹如第一诫中的蓝色墨汁,缓缓流淌成了一块隐秘而幽微的成长切片。然而从「十诫」「九诫」到「八诫」,这些年大家又经历了什么呢?或许,就在每个「十字」之间。大银幕@SIFF2016 @BJIFF2021 # 今日「八戒」联想补标

    19分钟前
    • 油尖旺任赢赢
    • 力荐

    面对这部巨作,还能说什么

    23分钟前
    • CARSON
    • 力荐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部短片,关于爱情与婚姻、科学与宗教、法律与伦理、正义与人性,每一集都牵涉到进退两难的人生困局,引人深思,又各有微妙的联系,如片中冷眼旁观的神秘路人,故事基调也总是冷峻无比。个人最爱的五集是第一诫(蓝墨水瓶)、第四诫、杀人短片、爱情短片和第十诫(邮票与狗)。(9.0/10)

    2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基老很擅长把握细节,比如突然碎了的墨水瓶,总是歪了的画,车子里老合不上的盖子,这些都成了触动我的那一个点。配乐很美,节奏把握精准,故事虽然简单但包含着不可名状的深渊。关于那个“上帝的角色”:上帝不停地与我们擦肩而过,向我们投去一瞥。但他不改变任何。(最后部风格大变啊不是一个导演?

    28分钟前
    • 白绳
    • 推荐

    第一诫 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第二诫 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第三诫 守瞻礼主日。第四诫 孝敬父母。第五诫 毋杀人。第六诫 毋行邪淫。第七诫 毋偷盗。第八诫 毋妄证。第九诫 毋愿他人妻。第十诫 毋贪他人财物。

    32分钟前
    • 糖罐子.
    • 推荐

    小男孩非常好看,表演也极为杰出。而最后的死亡真是纯然的命运捉弄,将如此的美好毁灭、如此的偶然与不合理。那个在湖上烤火的军装男人到底象征着什么?

    33分钟前
    • xīn
    • 力荐

    至少有8部,编剧是一流的

    38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力荐

      如果十诫真是上帝所制,它肯定不是为了规诫人类,而是为了让后者知道自己多么无力,注定无从避免犯这些罪过。

    40分钟前
    • icancu
    • 力荐

    诚如齐泽克所言,随处可见入侵的实在界污点和无主体的视点镜头(比如第九诫,首先通过丈夫的视角看到了有灯光的窗户,然后给到妻子偷情的画面时,妻子侧身看向镜头,尽管丈夫此时正在门外楼梯上,却也的确如亲眼所见一般了),故事模型也非常复杂,并非简单勾勒的矛盾,而是涉及许多细节之处的感觉。但私以为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表达如此严肃的主题,能举重若轻是最上乘的(第十诫除了割肾以外算得上如此),有失轻盈灵动,且常有造作之嫌。

    43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十集看完,最喜欢十诫之二:勿妄称主名,然后是爱情短片和杀人短片。其余均是四星。还是那句话:这世界本来是如此的崩落,无一样不面目狰狞的活着。

    45分钟前
    • 小艺
    • 力荐

    #SIFF# 今晚看了一二。惊讶于1988年拍摄的第一集就如此具有前瞻性(就算当时互联网还很初级且根本还没有物联网这个概念)。《十诫》里充满各种艰难的选择,无论是理性vs.信仰,还是第二集里的道德选择。(修复版画质极好,颜色也超正)

    47分钟前
    • btr
    • 力荐

    杀人短片,被杀的镜头与杀人的镜头一样冷酷隔离,基氏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疏离感,很难与主人公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倒是会因为对行动的好奇而有意追问故事发生的年代,那时候的波兰,或者说基氏电影中的波兰,一样在经历蜕变,这些所谓的道德焦虑体现在人的方方面面,所以十诫是在某些层面上缓和焦虑。

    52分钟前
    • 炯之
    • 力荐

    所谓经典,文青必看

    53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非常震撼的观影体验(追了六个月才在三个影院看完...)。把摩西十诫和东欧剧变前夕的波兰结合起来,基氏带着观众用上帝视角察看人间百态-这的确是件太痛苦的差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一刀切地判断善恶,好几个故事都是无解...

    5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2K修复版。第1集《生命无常》:五星;第2集《进退维谷》:四星;第3集《黑夜漫游》:三星;第4集《父女迷情》:五星;第5集《切勿杀人》:三星;第6集《爱情短片》:五星;第7集《切勿偷盗》:五星;第8集《心灵之罪》:五星;第9集《婚姻之锁》:两星;第10集《遗产风波》:五星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摩西十诫实例化的电影诠释..貌为宗教,实为伦理..违背十诫之罪所带来的人间苦难,感情和法律、义理上无解的难题,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演绎法倾述给了观众..故事都不长,但又都具有极强的代入感.编剧刻意使用了通俗的、非地域化的情节设置,技术上又能调和冷峻的东欧风味,观影多年,仍值得再推荐

    1小时前
    • 文泽尔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